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部分家具企業本能地采取降價營銷方式,企圖以低價營銷打開市場。然而,根據實際結果來看,是不理想的。業內人士表示,在市場低迷的狀態下,低價驅動并不是靈丹妙藥。為什么?
首先,市場低迷的形勢并不是針對某一個企業的,而是一個產業所整體面臨的。因此是產業的共性問題。凡共性的問題要針對各個企業具體狀態而去制定具體的解決方案,而不是單純降價。
其次,價格戰幾乎是國內家具企業在面臨困境時一致采用的一種急功近利的做法。當一個產業群面臨市場困局時,其中一個企業打出低價的大旗,其他的企業也會不約而同的采用這種做法,所以降價的策略除了削弱企業的利潤和整個產業的價值外,別無益處。
最后,低價促銷會給家具企業帶來硬傷。降價不僅導致企業的品牌貶值,也枯竭了企業利潤來源,導致企業沒有資源創新。
既然價格戰不利于家具企業的長久發展,那么在市場低迷的狀態下,家具企業還有什么更好的方法來應對市場競爭呢?
第一,家具企業可重塑對市場的堅定信心。當經濟低迷時,無數的企業陷入困境,其實當務之急最有效的解決辦法是樹立市場信心,而不是降價。家具企業應客觀審視自己,找出自己的優勢,把優勢轉化為生產力。且不論世界市場之大,就中國而言,中國市場的范圍相當于整個歐洲,中國13億人口的消費力是不可估量的,做好了中國市場,企業何愁沒出路。
第二,塑造市場目標消費者認同的品牌。做品牌,在中國很多家具企業主的腦子里是一項耗資昂貴、時間周期性長、專業化程度較高的工程。為此不少企業敬而遠之,或把做品牌的錢改為降價促銷。然而,隨著品牌競爭時代的到來,品牌建設不可或缺。其實,做目標消費者認同的品牌并不太難,只要家具企業認真分析這個目標群體的消費心理,讓企業的品牌“稀缺價值“能夠契合他們的價值觀,那品牌建設就會成功。
第三,針對市場目標消費需求進行創新。平庸的企業是不太了解消費者需求,想當然的做產品,導致產品和市場嚴重脫節,最終降價銷售。優秀的企業是了解并滿足消費者需求提供產品和服務,將企業的經營最大化轉變為商業價值。因此,對于現在的家具企業來說,在市場行情如此低迷的情況下。企業要想謀得較大的發展,還需一步步的滿足市場消費的需求。抓住市場需求,進而創新,這樣才能不被市場所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