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乱弄免费视频不卡,蜜臀av在线播放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人妻视频,国产毛片高清无码

財富中國網
您當前位置:財富中國 >> 解讀 >> 新聞正文

地方政府首次發行專項債券

— 發布 —

2015/4/9 10:28:15

— 編輯 —

財富中國

— 閱讀 —

— 來源 —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 分享 —

【摘要】  4月7日,財政部發布《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管理暫行辦法》,以加強地方政府債務管理,規范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具有什么樣的屬性,它的發行方式、用途和償債來源是怎樣的?記者

    4月7日,財政部發布《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管理暫行辦法》,以加強地方政府債務管理,規范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具有什么樣的屬性,它的發行方式、用途和償債來源是怎樣的?記者采訪了有關部門和專家。

    用于公益性項目建設,由政府性基金或專項收入償還

    “簡單地說,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是地方政府為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項目發行的政府債券。”財政部財科所副所長白景明介紹,根據預算報告,今年地方政府債券發行額度為6000億元,其中5000億元為一般債券,1000億元為專項債券。這將是地方政府首次發行專項債券。在專項債券發行之前,財政部出臺管理辦法指導和規范地方政府發行行為,很有必要也很及時。

    財政部有關負責人介紹,根據新的預算法規定,地方政府發債只有一種形式,即地方政府債券。地方政府債券又分為一般債券和專項債券。一般債券納入公共財政預算,用于彌補赤字;而專項債券則納入政府性基金預算,主要是為公益性項目建設籌集資金。

    辦法對專項債券作了兩個限定:一是發債主體必須是省級政府或經省級政府批準的計劃單列市,二是償債的資金來源是公益性項目對應的政府性基金或專項收入。

    “發債主體層級高信譽好,還債又有固定的資金來源,應該說專項債券的安全性還是比較高的。”白景明解釋說,專項債券有對應的政府性基金收入,而且公益性項目建成后,也會帶來一定的收益,償債的資金是有保證的。同時,按照不同的用途和屬性,對地方政府債券分別納入相應的預算,進行分類管理,是按照新預算法規定依法理財的具體體現。

    按照市場化原則自發自還,債券期限分為6檔

    辦法規定,專項債券由各地按照市場化原則自發自還,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發行和償還主體為地方政府。

    專項債券采用記賬式固定利率附息形式。單只專項債券應當以單項政府性基金或專項收入為償債來源。單只專項債券可以對應單一項目發行,也可以對應多個項目集合發行。

    專項債券發行利率采用承銷、招標等方式確定。債券期限為1年、2年、3年、5年、7年和10年,由各地綜合考慮項目建設、運營、回收周期和債券市場狀況等合理確定,但7年和10年期債券的合計發行規模不得超過專項債券全年發行規模的50%。

    專項債券發行結束后,符合條件的應按有關規定及時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證券交易所債券市場等上市交易。

    企業和個人取得的專項債券利息收入,按照有關規定免征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各地應積極擴大專項債券投資者范圍,鼓勵社會保險基金、住房公積金、企業年金、職業年金、保險公司等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在符合法律法規等相關規定的前提下投資專項債券。

    “總體來看,專項債券發行與一般地方政府債券發行的方式基本相同,都是按照市場化原則進行操作,并特別強調由地方政府自發自還,責任主體更加明確清晰。”白景明認為,把債券期限分為1年至10年6個檔,主要是基于兩個考慮,一是債券期要與公益性項目的建設周期相匹配;二是適當分散償債時間,以免債務集中到期償還壓力過大。

    發債全過程須公開透明,投資者獨立判斷、風險自擔

    辦法要求,各地按照有關規定開展專項債券信用評級,擇優選擇信用評級機構,與信用評級機構簽署信用評級協議,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信用評級機構按照獨立、客觀、公正的原則開展信用評級工作,遵守信用評級規定與業務規范,及時發布信用評級報告。

    各地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及時披露專項債券基本信息,財政經濟運行及相關債務情況,募投項目及對應的政府性基金或專項收入情況,風險揭示以及對投資者做出購買決策有重大影響的其他信息。信息披露遵循誠實信用原則,不得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

    “發債資金用在什么地方,償債資金從哪兒來,所有信息都要公開透明。特別是開展專項債券信用評級,為社會提供了更為綜合、直觀的評價,便于投資者比較選擇。”白景明表示,只有向公眾交實底,投資者才能透過披露的相關信息,獨立分析和判斷專項債券的投資價值和風險,自行決定買不買、買多少。

- THE END -
財商世界,富強中國 財富中國是服務于中國商務精英的領先平臺,為中國經理人提供全球管理信息,深度報道世界一流企業資訊。同時匯聚國內外著名企業的 信息、為用戶提供更專業的財富新聞。

ICP證號:粵ICP備18093102號     推廣聯盟QQ:460965656
CopyRight © 財富中國網 caifu-china.cn 復制請注明出處 未經授權 禁止轉載本站名單(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