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據德國米技在中國的上市公司米技國際控股發布的2021財年中報顯示,公司2021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為6787.4萬元,同比下降30.23%;歸母凈利潤虧損1678.9萬元,虧損同比擴大28.85%,整體呈現出“量跌利虧”的慘淡局面。
值得注意的是,這已經并非是德國米技在中國市場的首次“量跌利虧”,據米技國際控股2020財年報告顯示,2020那年米技國際控股公司營收約為1.89億元,同比下滑23.11%,歸母凈利潤則虧損2112.8萬元。而此前在2019財年報告中,米技國際控股公司則是實現盈利1876.1萬元。有業內分析人士表示,如果說2020年德國米技在中國市場由盈變虧,是因為疫情因素讓各個行業的相關企業市場經營陷入被動,出現“量跌利虧”還可以讓人理解。那么,進入2021年以來,面對2020年上半年同期幾乎停擺的市場,德國米技的營收還是出現超三成的大幅度下降,只能說明德國米技在中國市場出現了系統性的經營問題。
對比同樣定位高端廚電的中國廚電企業同期業績表現來看,老板電器2021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43.26億元,同比增長34.72%,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90億元,同比增長29.08%,每股收益為0.83元,整體呈現正三成的“量增利漲”;華帝股份2021年上半年則實現營業收入26.59億元,同比增長59.46%,實現歸母凈利潤2.39億元,同比增長45.42%。其中僅第二季度,華帝股份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6.07億元,同比增長達64.62%,實現歸母凈利潤1.62億元,同比增長達36.98%。
此消彼長之下,則更顯德國米技對于中國市場的“應對不足”。業內人士表示,在中國家庭消費升級,大量家電品牌紛紛爭戰高端化市場的背景下,手握高端品牌和產品的米技卻陷入了“量跌利滑”,令人費解。
或是受中國市場業績壓力影響,日前德國米技在2021年進博會上,以“清涼廚房、低溫烹飪、少油煙、低輻射”為理念,推出一系列更適合中國家庭烹飪的產品,包括一體化烹飪平臺——集成平板煙灶,希望趕上這一輪中國廚房集成化消費的浪潮。同時,為了順應中國消費的場景化趨勢,德國米技在此次進博會上還展示了包括情趣烹飪、嵌入式整體廚房、廚房小家電、高定櫥柜廚電區,以及商用廚房等產品,希望為用戶根據個性化需求選擇相應的場景。
自2001年第一款米技小紅爐正式上市以來,作為植根中國市場二十年的德國企業,米技在未來如何能再創佳績扭虧為盈,還需經歷市場考驗。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本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本網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