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前后,“供給側改革”一詞火了,成為當下中國政治、經濟、媒體口中的熱詞。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從提高供給質量出發,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矯正要素配置扭曲,擴大有效供給,提高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更好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需要,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有需求就會有供給,“供給側”跟“需求側”就像硬幣的兩面。長期以來,我國的宏觀調控比較側重于“需求側”,而單純依靠經濟刺激進行的需求管理難以幫助中國經濟走向預定的目標。
那么,“供給側改革”對空氣能發展會有怎樣的影響呢?中國十大空氣能品牌的小編為您講解:
1、質量將成為空氣能市場爆發的焦點
中國經過三十多年改革開放,消費已面臨再次升級,而消費升級的背后是一大批中產階級的崛起。根據瑞士信貸銀行近期發布的《全球財富報告2015》,中國中產階級人數達到1.09億,超越美國,成為全球中產階級人數最多的國家。但這并不意味著東西賣得貴消費者就會買單,從國人瘋狂海淘的現象看,優質的產品更容易獲得這部分人群的青睞,對質量要求的背后正是消費者對品質生活的需求。
空氣能在制熱原理上有天然優勢,但在面臨市場需求旺盛的同時也面對的是市場對高品質的要求,這將倒逼生產型企業生產出高質量產品,即提供“有效供給”。
2、空氣能市場空間將進一步釋放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指出,供給側改革戰術上要抓好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任務;夥康禺a庫存作為2016年經濟工作的五大任務之一,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指出,各地發改委要抓緊推動制定化解庫存方案,釋放剛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
此外,從政府層面講,矯正供需結構錯配和要素配置扭曲的一大著力點在于如何保持低碳綠色發展。隨著空氣源熱泵被國家列入清潔能源范疇,各地推出的“空氣能熱泵采暖補貼政策”已相繼落實,尤其是北方地區,下一步就是將更大范圍地推廣空氣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