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乱弄免费视频不卡,蜜臀av在线播放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人妻视频,国产毛片高清无码

財富中國網
您當前位置:財富中國 >> 小家電最新資訊 >> 新聞正文

全球家電競爭從“東亞時代”邁向“中韓時代”

— 發布 —

2016/8/1 16:25:25

— 編輯 —

財富中國

— 閱讀 —

— 來源 —

互聯網

— 分享 —

【摘要】3月17日,美的集團宣布將通過收購獲得日本東芝白色家電業務控股權。

3月17日,美的集團宣布將通過收購獲得日本東芝白色家電業務控股權。

美的方面表示,國際化是美的集團三大戰略主軸之一,他們一直以開放和積極的心態尋找進一步加強集團國際化的機會。

有趣的是,就在20天前,鴻海集團剛剛宣布欲以7000億日元(約合407.4億元人民幣)收購另一家日本家電企業夏普。再往前推兩個月,海爾集團宣布以54億美元(合約351.9億元人民幣)的代價收購美國GE公司家電業務,成為2016開年來中國家電企業第一樁巨額國際收購案,由此拉開中國企業對國際企業收購的大幕。

可以預見的是,美的完成收購后,在國內白電市場,海爾、美的、格力三巨頭市場地位將因此發生微調;在全球白電產業格局中,天平會進一步向中國企業傾斜。

至此,日本四大家電企業,松下、索尼、夏普、東芝已確定有半數收歸中國企業囊中。未來會不會有更多日本家電企業被中國收購?完全有可能。但這就表明日本家電企業已經沒落了嗎?

日本家電仍是優質資產

談及日本家電企業,人們習慣性地認為它們已經沒落了,但實際情況遠非人們想象中那么簡單。

日本家電企業的“沒落”,很大程度上不是日本企業的技術與產品不行了,而是緣于其經營思維過于僵化,市場反應過于遲鈍,導致其市場適應能力下降,全球化戰略與經營能力下降。換言之,日本家電企業的衰敗,不是敗在產品和技術上,而是敗在經營與觀念上。

即使在今天,日本家電產品仍具有較強競爭力,尤其是在精細制造工藝方面,中國企業與之還有不小差距。在技術儲備方面,日本企業仍然優勢明顯,以目前頗為流行的OLED有機電視為例,從基礎技術開始直至孵化成為產品,日本企業做了大部分工作,不幸的是,后被韓國企業超越。

還有一點必須指出,日本家電產業的集體衰退,有主動轉型成分在內。近年來,日本企業越來越認為,中國與韓國企業成本管理能力更強,可以將產品做得更便宜,這一點日本企業無法匹敵,與其在價格層面與中韓企業纏斗下去,不如主動轉向中、韓企業未涉足或雖有涉足但競爭力不強的領域,比如松下在汽車電池方面積淀深厚,是特斯拉電池的供應商;而東芝在醫療設備方面也相當出彩。

因此,日本家電企業的轉型,與40年前美國企業主動退出家電領域有相似之處。當年,日本從美國人手里接過這一棒;而今天,中國和韓國再從日本手里接過這一棒。不過,全球數字技術仍然掌握在美國(硅谷)人手里;日本仍掌握著相當一部分家電技術。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日本家電退出的是制造和銷售,而不是技術與研發。

從“東亞時代”邁向“中韓時代”

自1970年代起,全球家電逐步進入“日本時代”;隨著韓國、中國家電產業持續、快速崛起,自2000年前后,全球家電進入日、韓、中三國主導的“東亞時代”;未來,全球家電競爭將主要在中、韓兩國之間展開,從而進入“中韓時代”。

近年來,中韓兩國家電企業實力對比也在悄悄發生變化,隨著美的、海爾等優秀企業持續崛起,中國與韓國企業之間的差距逐漸縮小,并有望在未來三年中誕生出一家真正意義上的國際化企業。

有人問筆者,未來中國家電企業會不會被其他國家的企業收購,比如印度、土耳其?

如果發生這樣的事件,則要向中國道一聲“恭喜”。從全球近50年的發展軌跡看,家電產業基本上是發展中國家或次發達國家的產業游戲。假如有一天,中國某著名家電企業被其他國家的企業收購了,則意味著中國已徹底躋身發達國家行列。

當然,這一天的到來估計要10年之后了。

- THE END -
財商世界,富強中國 財富中國是服務于中國商務精英的領先平臺,為中國經理人提供全球管理信息,深度報道世界一流企業資訊。同時匯聚國內外著名企業的 信息、為用戶提供更專業的財富新聞。

ICP證號:粵ICP備18093102號     推廣聯盟QQ:460965656
CopyRight © 財富中國網 caifu-china.cn 復制請注明出處 未經授權 禁止轉載本站名單(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