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小家電行業發展以來,總是能從新聞中聽到看到產品質量不過關的一些問題。這些產品安全問題讓消費者膽戰心驚,同時也制約著小家電行業的健康發展。如果小家電行業不能克服這種信任危機,則無法獲得更大的發展。
小家電行業規范標準不完善
有業內人士認為,由于小家電行業準入門檻低,企業品牌和從業人員的素質參差不齊,從而導致小家電市場山寨仿冒、偷工減料、以次充好等亂象不止。部分小家電企業為了牟取暴利,在價格競爭中取得有利地位,故意節約成本,偷工減料,不按標準生產,這些產品的價格壓得越低,質量就越沒保障。
另外,行業規范與標準不完善給不法企業留下可乘之機也是造成產品質量亂象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消費維權之路耗時耗力,而且很多消費者的維權意識淡薄,即使買到不合格的小家電產品,只要問題不是太大,都選擇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不過劣質產品畢竟傷害了消費者的權利與尊嚴,會導致消費者對企業品牌的認同感降低,甚至再也不信任、再也不購買這個品牌,所以生產、售賣不合格產品最終不利于企業品牌的長足發展。
小家電品牌一定要把好質量關
小家電的質量問題在消費者心目中留下了陰影,在很多消費者的心中,一些出問題的品牌也令消費者在購買的時候不敢涉足。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對小家電品質更高質量的要求,如今的消費者不再是被動接受辨不清是非。在產品質量出現問題之后,品牌和商家再也不能無視問題產品在市場上和消費者心目中造成的影響和損失。
作為企業本身,也要有極大的自省和自律的責任心。一些大品牌和企業,能有今天的成績得來不易,因此更要在質量上把好關,可以讓小家電企業蒙受不必要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