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階段,整個灶具的發展表明,消費者對家居裝飾的投訴尤為嚴重。為了避免一些消費者的“怨憤”,商務部宣布將于今年9月1日實施首個《家居行業運營與服務標準》,系統規范行業存在的問題,以保護消費者利益,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消費者投訴很普遍
據了解,家裝行業的投訴并不少見,消費者對家裝行業也不滿意。市民王***家就遇到售后服務得不到及時回復的問題,王***說:“該家裝公司起初服務態度挺好的,直到房子兩年后出現了一些問題,請家裝公司過來修復,但對方遲遲不做出回復,之后隔了2個月時間才對修復問題評估并重新商談了價格,最后進行了修復。我們對于裝修公司這種敷衍搪塞的態度很不滿意,雖然裝修時間過了其規定的保修期,但修復價格在簽訂合同時并沒有清楚寫明只能重新商談,總的來說合作并不愉快。”
而此類問題在“規定”出臺后可以起到相應規范作用,據“規定”公示稿表明,家裝公司必須向顧客明示門窗、吊頂、瓷磚、水電系統、墻壁、櫥柜、地板等的具體包修時間和包修范圍。裝修基礎工程至少2年保修,防水工程至少5年保修。在包修期外長期為顧客提供維修維護服務,相關項目收費應明碼標價。
規范出臺 制約中國灶具行業的“不軌”行為
據了解,《標準》的一般要求部分對企業資質條件、營銷管理、客戶關系、社會責任和評價提出了要求。規范企業資質、展廳和商店設置,家居建材產品必須以明碼標價,及時處理和解決經營中客戶反映的問題和投訴。 企業有義務做好社會公益活動,履行企業的社會責任,根據有關國家標準進行品牌和服務的評價。家居銷售部要求經銷商方建立質量保證、賠償制度,并要求其與供應商承擔責任,廠家將從服務承諾、定制測定、商品說明等方面提出規范化要求。
居住在裝飾服務的部分,從消費者關注的焦點出發,從現在市場上出現的問題和消費者的切身利益出發,對家庭裝飾的過程提出要求,其中包括家具行業的前期服務階段、項目管理和工程施工規范、驗收交付和售后服務規范,以及相關設計
制定“規范”,為行業標準化提供依據,發揮市場規范的作用。 在《規范》制定之前,相關行業要求各大公司的合同已經包含在內,但仍然缺乏強制力,隨著國家標準化規定的制定,行業規范變得更加強制、更有說服力,企業以標準化模式贏得市場
此外,在該標準的指導下,消費者可以更好地判斷家裝公司本身的市場業務能力,也可以根據企業的業績判斷家裝公司是否誠實,是否有能力為消費者提供高質量的服務。隨著新法規的出臺,一些不誠實的企業將逐步淘汰市場,讓優秀企業快速成長,達到雙贏的市場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