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智能家居的概念越來越寬泛,其所包含的產品品類也隨之越來越豐富:智能門鎖、智能音箱、智能燈控、智能掃地機、智能馬桶、智能插座、智能窗簾、智能晾衣架等等,這些智能產品相繼推出,對于快節奏的都市生活來說,居家生活瑣事也變得生動有趣起來。其中,作為智能家居眾多產品中的一個分支,智能晾衣架在“陽臺家電”智能化趨勢下興起,并隨著越來越多家電品牌入局開始進入快速發展時期。
市場培育階段 普及率小增速快
縱觀整個晾衣架行業,從最初的落地、外飄和手搖式晾衣架,發展到由電力驅動的電動晾衣架,再到近年來出現的多功能集成式智能晾衣架,晾衣架產品功能隨著該行業市場發展得到極大地延展和豐富。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晾衣架行業市場規模約50億元,2018年中國晾衣架行業市場規模將達130億元,預計2020年將達到300億元規模。
在這300億量級的晾衣架市場中,據數據統計,目前市場銷售的主體仍以占地面積較小、便于移動和折疊的落地式晾衣架為主,其市場份額占比近七成;其次為在空氣濕度大的南方地區和低檔小區使用率較高的外飄式晾衣架,占比達23%;手搖式晾衣架憑借超高性價比占據約6%的市場份額。
本文要探討的智能晾衣架,是在傳統手搖晾衣架基礎上改良而來的集成式多功能智能晾衣架。它通過對電路板I/O口的通斷控制照明、殺菌、風干、烘干、語音控制等功能的實現,同時以電機的正、反轉實現衣桿的上升、下降等功能。目前市場上,由于智能晾衣架技術興起不久,其份額也相對較小,據了解目前包括多功能智能晾衣架在內的整體電動式晾衣架市場份額約3%左右。
雖市場普及率小,但智能晾衣架因極大程度上滿足了消費者“節省陽臺空間、減輕家務負擔”的個性化需求,因此該品類自興起以來一直呈現較快的增長速度,尤其在房地產精裝修B端住宅市場,智能晾衣架市場得到了新的發展。根據奧維云網地產大數據監測顯示,2020年1-9月精裝住宅市場配套了5.4萬套的智能晾衣架,超過去年全年的配套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同比增長了24.2%。
目前精裝智能晾衣架市場主要集中在一線、新一線、二線、三線類的高等級城市,從奧維云網的數據來看,新一線城市市場份額為36.7%,與2019年市場份額基本持平;三線城市市場份額提升明顯,達21.8%。從精裝智能晾衣架TOP10城市來看,TOP10城市市場份額達59.6%,規模同比增長220.2%,昆明、六安、淄博、廣州、呼和浩特、鎮江等城市都屬于精裝市場首次嘗新城市,從無到有,市場得到了快速的培育。
行業準入門檻低 諸多產品痛點、技術壁壘待突破
行業發展初期,投資者蜂擁而至,使得市場得以快速發展,這是很多新興品類市場發展的普遍規律,智能晾衣桿行業也未能例外。中國家電網記者檢索京東電商平臺,截至目前,京東平臺智能晾衣架的品牌數量為332個。其中,包括好太太、晾霸、盼盼、戀伊、歐蘭特、九牧等專業晾衣架品牌,美的、海爾、松下、TCL、長虹、康佳、四季沐歌等傳統家電制造企業以及小米、網易嚴選等跨界品牌都已經紛紛入局。
記者繼續觀察各平臺目前在售的不同品牌智能晾衣架產品,基本都宣傳具備照明、殺菌、風干、烘干、語音控制等功能,但價格卻400-4000元不等。1000元以內價格段產品,記者觀察其商品評價,整體差評相對居多,且多集中在對產品宣傳的烘干、風干、語音控制等功能的吐槽,以及對售后服務的諸多不滿。
例如,某家電品牌推出的滿減后約800多元的智能無線遙控升降陽臺晾衣機產品,被吐槽“風干就是擺設,沒一點風,樣子一般”、“所謂的雙核風干就是兩個小風扇,風力比不上USB小風扇,噪音堪比上百瓦的工業風扇,完全是雞肋功能”、“收到貨6天都沒人上門安裝,申請投訴多次無果”等等,產品差評達200+。
另一家專業晾衣架品牌好太太的智能晾衣架產品,售價3399元,產品宣稱具備風干烘干消毒以及語音控制等功能,但從用戶評價來看,多位購買該產品的用戶吐槽其產品“根本就沒有語音聲控功能”、“說語音控制,裝了以后問客服才說需要額外買音響,體驗感極差”、“安裝完成后發現消毒燈是壞的,承重能力也一般”等等。
其它一些品牌的智能晾衣架產品,記者從相關社交平臺、信息分享平臺的網友“拔草”產品評價中,以及相關媒體的報道中注意到:智能晾衣架不再使用手來控制,可以通過手機或遙控控制,但卻會經常出現搖不動或是阻力較大的尷尬情況;另外,智能晾衣架消毒風干功能沒反應或風力效果不明顯也是該類產品被詬病較多的痛點之一。
“從整體來看,智能晾衣架還處于階段性的技術和產品創新不斷累加升級的發展過程,在最終的產品銷售以及功能落地方面,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局限性”,有業內人士向記者分析表示,晾衣架行業的背后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簡單。從行業標準與準入門檻來講,傳統晾衣架行業的準入門檻相對較低,中小型企業占比較高,晾衣架行業整體發展水平參差不齊,但智能晾衣架的準入門檻則要求很高。“隨著行業標準《QB/T 5202-2017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動晾衣機》于2018年4月1日正式實施,晾衣架行業看似進入了規范化的時代,但除了部分具備一定生產制造能力和技術優勢的企業,真正能夠嚴格按照行業標準積極規范的晾衣架企業還是少數。另外,目前專業晾衣架企業中,累計授權專利數量超過20項的中小型晾衣架企業寥寥無幾,而眾所周知,技術專利很容易成為發展壁壘,沒有技術積累的企業很容易受到專利等知識產權的牽制,這也是短期內靠低價與品牌溢價發展的晾衣架企業難以跨越的鴻溝。”
從智能晾衣架所歸屬的整體智能家居行業角度來看,有晾衣架企業相關負責人認為,智能家居拋開技術實現這個維度,其實一切都是在圍繞生活場景講故事。生活場景就是生活方式的一種實體體現,智能產品要賣出去,已經不是堆疊參數那么簡單,而是要向消費者售賣一種生活方式。而這一點,現階段的智能晾衣機等制造業產品還需要進一步摸索和學習。
誠然,處于發展初期的智能晾衣架行業增速迅猛,1-9月,10強開發商的配套量份額提升至75.2%,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17.0%,市場配套率達5.8%。但隨著新進玩家增多,像有業內分析所預判的,行業第一輪洗牌也即將來臨,市場在同步發展的時候,有紅利期,但是會逐漸向頭部去集中,未來頭部效應將越來越明顯,技術壁壘、產品品質、工業設計、渠道鋪設和品牌宣傳等都將考驗剩下的玩家。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本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本網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